植物標本主要包括植物臘葉標本和浸制標本。經過浸泡保存的標本也能夠稱為植物保色浸制標本,浸制標本能較長時間保持原植物的形態、色澤,還能完好地展示植物花、果、葉的三維外觀,利于觀察研究。主要做法就是是將采集的新鮮植物***、保色處理,用固定液固定顏色后,置于保存液中保存的標本。 那么應該怎么制作呢?
1. 采集與清洗
采集新鮮的植物,把爛葉、黃葉、以及部分小枝休假掉,去掉殘缺不全的花朵。在修剪的時候注意要盡可能的保留其整株的完整性,使其更好的保留原來的特征。然后洗凈泥沙,用70%乙醇消毒,5分鐘后用水沖洗干凈,然后放入蒸餾水中15分鐘,然后再沖洗2~3次。
2.固綠
針對比較容易固綠的標本,可以使用室溫直接固綠法,把事先準備好的標本直接放入顧綠液中進行4-8天的固綠,固綠液將5%~33%硫酸銅、5%乙酸、0.3%檸檬酸、5%丙三醇按1:1:1:1混合,配方中硫酸銅的含量視標本顏色的深淺而定,綠色較淺時濃度低,綠色深的濃度高。
對于比較難固綠的標本,可以采用室溫綠保綠固綠法,其原理就是退綠然后再復綠,類似于染發時先褪色再染色,先把標本放入濃度為3%~5%亞硫酸溶液中浸泡1~20小時,待標本綠色全部褪掉后取出,使用清水進行漂洗,投入固綠液中3~8天復綠,固綠液配方同室溫直接固綠法。
3.保存
將固綠后的標本,用清水漂洗干凈,再用蒸餾水清洗一遍,然后用線繩固定在玻璃片上,裝入標本瓶內固定好,注入保存液至浸沒標本2cm為止,用玻璃棒將標本保存起來,使其自然美觀又不堆積擠壓。
常用的保存液有以下3種:
1)0.3%檸檬酸:1%亞硫酸:0.3%硝酸鉀=1:1:1
2)0.6%亞硫酸:0.2%檸檬酸:0.2%苯甲酸鈉=1:1:1
3)亞硫酸:甘油:水=1:1:200
4.封口
封口前,瓶口注意保持干燥,注入的保存液以距瓶口1cm左右為宜,在3-5天之后將保存液中的氣泡排空,在干燥暖和的天氣封口。方法是將蜂蠟和松香分別熔融后混合在一起,加入凡士林調成膠狀,當封口劑液面冒泡時,用毛筆涂在瓶口與瓶蓋連接處,厚度約2mm、寬度不少于50px為宜。然后蓋上蓋,在瓶子上面貼上標簽,寫好植物名稱、拉丁學名、科屬、采集地點、日期、采集者等。 一瓶完整的植物浸制標本就制作好了。